金秋昆山,双会联动。作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·长三角食博会”的重要同期活动,2025肉禽产业发展大会于10月14日至16日在昆山花桥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。
近年来,我国肉禽产业在育种创新、标准化规模养殖及全产业链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,白羽肉鸡种源成功实现自主可控,黄羽肉鸡与地方特色禽类开发持续深化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丰富居民"菜篮子"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然而,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,行业也正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、饲料等生产成本高企、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、以及消费市场动能不足等严峻挑战。如何破解"内卷"僵局,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,已成为全行业亟待回答的时代命题。
在此关键节点,以"优控产能、强化标准、融合产销、提振消费"为主题的"2025肉禽产业发展大会"与中国农民丰收节·长三角食博会同期举行,形成从食材展示到产业研讨的完整闭环。本次大会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,汇聚了来自产业链各环节的权威专家与领军企业,旨在集思广益,共同探索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。
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四联合党委副书记、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沙玉圣主持。
中国畜牧业协会原会长李希荣致辞。他在致辞中指出,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,肉禽产业虽依托刚需保持稳健,但面临消费放缓、产能过剩、利润收窄等挑战。另外,他提出四大破局方向:“优产能”,稳存量禁盲目扩张;“降成本”,严控原材料采购耗损"跑冒滴漏",压缩资产运营开销,以成本优势构筑生存根基;“防风险”,守疫病防线备资金应对波动;“树品牌”,以标准创品牌、创新消费场景。另外,他还表示我国肉禽产业“走出去”条件成熟,呼吁企业深化合作,共促产业突破,助力农业现代化。
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四联合党委书记赵泽琨致辞。他在致辞中表示,截止目前,我国肉禽产业成果亮眼,家禽出栏量与禽肉产量日益攀升,自主培育品种出口有重大突破,规模化养殖模式成效显著。同时,产业也面临饲料成本波动、疫病风险等挑战。对此,他提出了四大发展方向:以科技创新突破种源难题、赋能智慧养殖;延伸产业链构建竞争优势;开拓国内外市场;强化风险防控筑牢安全底线。他指出,期望借助大会平台能够凝聚共识,推动肉禽产业从养殖大国迈向产业强国,助力农业现代化。
《禽肉美食集锦》征集活动启动
为“中国畜牧业协会禽肉消费知识科普专家”颁发聘书
专家之声
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文杰主持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、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侯水生作《国家水禽体系“十四五”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应用》的报告。他在报告中介绍,体系聚焦水禽产业痛点,获得了多项省部级以上奖项,培育“京典北京鸭”“渝州白鹅”等8个新品种,制定《肉鸭营养需要量》等4项国标行标。另外,团队还研发了肉鸭RFI自动测定系统等4类智能设备,破解无精蛋分选等难题;服务76家企业,肉鸭、蛋鸭、肉鹅新品种市场占有率分别达47%、25%、21%。同时在基因组研究、肠道微生物等基础领域取得突破,为水禽种业自主、养殖高效、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支撑。
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、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赵桂苹作《肉鸡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》的报告。她分享了团队在种业创新领域的突破,并介绍,团队深耕遗传机理解析与育种技术研发,自主研发国内首款“京芯一号”肉鸡基因组育种芯片,建立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,将矮小型肉鸡配套制种等技术应用于30%国家审定新品种。团队培育出“京星黄鸡”系列、“广明2号”白羽肉鸡等8个新品种,三个白羽肉鸡新品种的培育,打破了白羽肉鸡种源国际垄断,另外,团队还积极推动北京油鸡等地方资源开发,为肉鸡产业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提供关键支撑。
主旨演讲
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鸡业分会/黄羽肉鸡业分会副会长、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云飞主持“主旨演讲,卓见沙龙”环节。
中国畜牧业协会黄羽肉鸡业分会执行会长、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裁秦开田作《“养殖+食品”双轮驱动,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》的报告。他指出,当前国内肉鸡消费变革显著,2015-2024年人均鸡肉消费增至14千克/年,并向健康、便捷、精细化升级。他还提到,温氏顺应趋势转型农牧食品企业,养殖端通过疫病净化、精准育种、智能养殖降本提质;食品端布局3.5亿只/年屠宰产能及4万吨/年熟食产能,开发冰鲜、预制菜等产品。同时实现产屠协同、利益协同,全链响应市场,为行业转型提供参考,助力禽肉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、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廖俊杰作《圣农从养殖龙头到食品巨头》的报告。他在报告中指出,作为拥有近8亿羽白羽肉鸡年产能、超50万吨熟食产能的企业,圣农构建“自育—自繁—自养—自宰—深加工”全产业链,2024年食品收入突破80亿元。圣农自主培育“圣泽“901”白羽肉鸡,已具备2000万套父母代种鸡雏的年供种能力;投建12座食品加工厂,开发350余款定制化产品;布局B、C、F全渠道,2025年上半年零售收入增加30%、出口增加20%。同时通过数字化降本,2025年上半年全成本同比降10%,可控成本持续下行,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范例。
中国畜牧业协会黄羽肉鸡业分会执行会长单位、江苏立华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志明作《标准为基品质为舵:肉禽产业标准化与品牌化协同发展举措》的报告。他在报告中介绍,立华股份围绕“标准为基、品质为舵”,构建覆盖黄羽鸡、白羽鸡的产品矩阵,涵盖精品鸡、优质鸡及分割、熟食等品类,如雪山草鸡、苏禽系列等,满足多元消费需求。在质量控制上,建立“一品一标”闭环体系,从原料筛选、储存运输到生产售后全链管控,自主育种20余年并打造多座疫病净化场,还通过智能环控、饲料品控等保障品质。同时依托智能仓储、全程冷链及溯源系统,实现产品安全可追溯,为肉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“立华方案”。
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、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鸡业分会会长、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邱嘉辉作《臻质行远、进无止境》的报告。他在报告中介绍,禾丰以“成为世界顶级农牧食品企业”为愿景,业务涵盖饲料、肉禽、生猪等多领域,2024年饲料产量900万吨、白羽肉鸡屠宰9.2亿羽(全国占比12%)、生猪出栏近300万头,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。公司秉持“诚实经营、服务社会”宗旨,通过“三台建设”提升系统能力,推行对标管理与PDCA循环。未来,计划2029年底实现白羽肉鸡年屠宰15亿羽、生猪年出栏1000万头等,同时持续践行社会责任,以技术与创新推动农牧产业升级。
中国畜牧业协会水禽业分会执行会长、江苏益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立余作《品质与效率引领肉鸭产业高质量发展》的报告。他在报告中指出,当前肉鸭正面临挑战,2025年全产业链亏损,屠宰企业开工率60.71%、库容率达92.3%,但禽肉需求仍有增长,2025年上半年产量同比增加7.4%。益客提出“品质+效率”双策略破局:品质端通过种源多元化、营养精准化等全链管控,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,推进品牌化与出口;效率端以精益化、数智化提升管理运营效率,构建“六位一体”价值模式,他还呼吁行业协同与政策支持,助力肉鸭产业突围升级。
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、中国畜牧业协会鸽业分会会长单位、野谷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孙鸿作《“小鸽子”飞向“大民生”:以人均一鸽为支点,驱动产业腾飞》的报告。她在报告中指出,当前我国鸽业全球领先,肉鸽产能占全球80%以上,但面临种源依赖进口、成本高、标准缺失等挑战。野谷集团以“数智兴鸽业”为使命,布局五大基地,存栏种鸽260万对,年出栏乳鸽6000万羽。自主培育“天翔1号” 种鸽打破进口依赖,通过数智养殖、全链溯源降本增效,开发多元鸽产品,带动超1.5万人就业。另外,她还提出“人均一鸽”三步走战略,呼吁构建国产化育种体系、推动全链标准化,助力鸽业成为乡村振兴与民生保障的重要力量。
卓见沙龙
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云飞主持。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裁秦开田、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廖俊杰、江苏立华牧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魏凤鸣、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邱嘉辉、江苏益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立余、野谷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孙鸿共同参与。
专题报告
中国畜牧业协会总畜牧师、中国畜牧业协会蛋鸡业/黄羽肉鸡业/水禽业/鸽业分会执行会长、白羽肉鸡业分会会长宫桂芬主持。
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孙恒作《玉米、大豆供求形势分析及价格走势研判》的报告。他在报告中指出,玉米方面,全球供给宽松,25/26年度产量预计12.87亿吨创历史新高,国内预计增产至29900万吨,四季度国际价格或偏弱震荡,国内呈“高开低走”态势。大豆方面,全球供需格局宽松,25/26年度产量4.26亿吨,巴西增产、美阿减产,国际价格“南强北弱”。国内玉米及替代谷物进口同比大降66%,大豆进口受政策与供需影响存在不确定性。
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印君作《中兽药现代化及在肉禽板块中的精准应用》的报告。他介绍,公司以“复方精提”为核心,传承古法并创新,如双黄连口服液经三次迭代,能拮抗内毒素,抗炎解热效果显著。在应用上,针对肉禽上焦呼吸道、中焦消化道等病症,公司提供对应中兽药方案;防治腺肌胃炎分阶段用药,结合“三个净化”;防控鸡传染性贫血病,用黄芪多糖等提升免疫力,为肉禽产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“冀中方案”。
优品领航:
以更优质食品
(冰鲜、熟调、预制等)
引领肉禽产业发展进入新蓝海
中国畜牧业协会黄羽肉鸡业分会/鸽业分会秘书长高海军主持。
白羽肉鸡产业企业代表:
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鸡业分会副会长、春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郑钧作报告。他在报告中指出,春雪以“国际优标、研发优创、数字优智”“三优”战略应对前肉禽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、产能过剩、供需脱节等痛点。春雪深耕出口近30年,执行全球最严标准,建顶尖检测中心,研发投入强劲,并借数字化中枢、AI研发等提升效率,缩短新品周期30%以上。
黄羽肉鸡产业企业代表:
中国畜牧业协会黄羽肉鸡业分会副会长单位、海南(潭牛)文昌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秀萍作报告。她在报告中指出,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,潭牛深耕文昌鸡产业20余年,构建从原种保护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,拥有国家级保种场、核心育种场等关键设施。公司在研发端持续突破,选育优质配套系,运用基因组芯片技术优化育种,定制饲料营养标准,开发4大类50余款产品;产品端覆盖冰鲜、预制、熟食等品类,如椰子鸡套餐、白切鸡等,满足多元消费需求。
小白鸡产业企业代表:
中国畜牧业协会黄羽肉鸡业分会会长、安徽顺安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强作报告。他在报告中指出,顺安构建了“种、料、养、销”整生态链,拥有26个现代化肉鸡养殖场,13个已完成供港澳冰鲜禽肉备案。公司以客户为中心,从四维度发力:安全上,严控食品与供应链安全,检测药残等指标;品质上,通过品种选择等保障鸡肉品质,打造24小时冷链供应链;效率上,借规模化降低成本,提升订单波动容错率;风味上,聚焦风味物质,满足多元需求,与客户共成长,为小白鸡产业订单模式提供实践参考。
肉鸭产业企业代表:
中国畜牧业协会水禽业分会副会长单位、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张勇作报告。他在报告中介绍,目前华英已拥有4大产业基地,构建“种—养—加—销”全产业链,年屠宰加工商品鸭7000万只、熟食8万吨,羽绒出口50余国。公司以安全为基,通过多体系认证,建三级兽医管理与可追溯体系;凭品牌实力成为多国际赛事鸭肉供应商,羽绒合作众多国际品牌;另外,公司加快研发预制菜等新品,拓展国内外市场,已获评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。
鹅产业企业代表:
中国畜牧业协会水禽业分会会长、蚌埠市华信禽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国光作报告。他在报告中介绍,华信深度聚焦鹅业品牌建设,覆盖养殖、食品、羽绒、初加工四大领域。公司构建“公司+公司+基地”模式,年孵鹅苗1500万羽,培育的皖江白鹅快长型、快大型品种优势显著;另外还推进机械化智能化养殖,打造产业循环综合体降本增效。同时他还指出,鹅业品种繁育不完善等痛点,也看好消费升级、预制菜趋势等机遇,为特色鹅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方向。
肉鸽产业企业代表:
中国畜牧业协会鸽业分会会长、广东康正鸽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珍作报告。他在报告中介绍,我国肉鸽产业规模居全球首位,而广东占全国种鸽存栏60%以上。康正鸽业深耕肉鸽领域,组建博士团队攻坚种业,完成8个品种全基因组测序;推进现代化养殖与全流程品控,产品检测全面达标;创新加工锁鲜技术,推出乳鸽、卤鸽、鸽蛋礼盒等品类。未来还将建双核心营销总部,借博士工作站引才,以AI数智化赋能,推动肉鸽产业从“规模竞争”转向“价值竞争”。
大会还开辟了禽肉美食品鉴专区,为企业提供一个充分展示彰显实力,创造品牌、促进消费的良机,为提升禽肉行业整体形象,打造优质禽肉品牌,促进禽肉产品的研发和消费提供了重要载体。